2017年4月25日
作者:Anh Nguyen
联合作者:Syarif Hamdi
社会投资中的“缺失的中间一环”或“死亡谷”现象在global level1中被广泛记载,但是对东南亚却知之甚少,尽管这里正在成为投资的热点地区。在新兴市场中,中小企业在获得额外财务支持的过程中大多会面临重大障碍。鉴于尚不发达的生态系统共,这个问题在东南亚的社会企业(SEs)中格外明显。2017年2月,Palladium集团就东南亚影响力投资的情况发表了一份报告,但是却没有对这个现象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填补在文献和主流社会投资中的空白,AVPN联手ASEAN CSR和Oxfam开始了一场研究,对ASEAN地区普惠金融的空白情况进行仔细分析。AVPN首次制定针对推广普惠金融的活动的提案。该提案将在地区政策峰会上进行提交。为此,AVPN咨询了在东南亚地区活跃的成员,对间接研究进行证实并形成提案。我们将在6月7到9日的年度会议上对这项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参与。
总的来说,我们初步结论显示存在一个25万美元的缺口,因为大多数关注东南亚的投资人都希望投入至少25万美元。ANGIN就较为抢眼,平均投资额度为7.5万美元。ARUN、Kinara Indonesia和Mercy Corps则是寻求低至5万美元的交易。例外情况还包括:Accion Venture Lab、Anthem Asia、East Ventures、Omidyar Network和Phitrust Asia,他们的最低门槛为10万美元。然而,与AVPN成员的访谈显示50万美元的投资一般来说是不够的。而且,在回报目标可能存在错配,因为大多数投资人采用的是私募股权式10年期封闭式基金,而社会企业通常要花7-10年才能做到盈亏平衡。
东南亚社会企业领域初期且碎片化的性质为社会投资活动带来了巨大的限制。大多数社会企业规模过小,还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investment-ready阶段。平均来说,10家达到影响力标准的企业中,仅有1-3家对吸收投资人的最低投资做好了准备。尽管有一个迅速成长的技术初创企业生态系统,东南亚社会企业生态系统仍然不够成熟,孵化/加速服务过少,政府支持也不足。
该地区的社会企业家似乎也缺乏hard business的技巧,例如财务预估和运营管理,因此他们需要的支持是投资人远远无法提供的。现阶段,为早鸟和初期阶段的社会企业提供的的技术支持形式似乎不足以构建他们的能力以吸收更大的投资。2016年一份针对有效社会孵化的AVPN研究显示,关系是孵化器成功为被孵化人获得后续资助的关键所在,这表示打破隔阂,互相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本地的基金会、家族办公室和政府机构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融资缺口。虽然已经采取了部分措施,但是还可以采取一些更为系统性的措施。例如,新加坡raiSE的影响力融资项目就为每家社会企业投资了200万新币(约合140万美元),而DBS基金会则提供了高达10万新币(约合7.15万美元)的拨款。在菲律宾,Sustainable Society基金会 (FSSI) 会提供高达300万比索(约合60万美元)的贷款。在越南,Oxfam与Centre for Social Initiatives Promotion (CSIP)合作,进行额度在1万欧元到100万欧元(约合1.07万美元到107万美元)之间的投资。Crowdfunding也准备就绪,打算填补“缺失的中间环节”。在泰国,Khon Thai基金会和ChangeFusion Institute成立了一个面向社会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的众筹平台Taejai。
在AVPN成员看来,对投资人和社会企业的税收激励,提升开展业务的便利性,政府杠杆基金,pay-for-success合约,“缺失的中间环节”、投资人网络、投资人在提供技术性支持方面的合作,货币风险对冲机构是部分可以长期刺激东南亚社会投资发展的部分方式。同时,市场对催化性先损资本也有迫切的需求,而公益创投则是这种资本最理想,也是最适合的提供者。
您是否正在填补东南亚社会投资中“缺失的中间环节”?需要订立哪些政策,安排哪些活动,才能让资助人和资源提供方穿越这个“死亡谷”?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向我们说出您的建议,或前往曼谷,到知识中心展台与我们互动!
–
1 例如,可参见Monitor Group (2012), Alto (2012), Social Impact Investment Taskforce (2014), Bannick et al. (2017), Oxfam (2017)
2 Oxfam (2017)
参考文献:
Alto, Philo. 2012. “Impact Investing: Will Hype Stall its Emergence as an Asset Class?” Social Finance 40-47.
https://centres.smu.edu.sg/wp-content/uploads/2013/09/SocialSpace2012-PhiloAlto.pdf
Bannick, Matt, Paula Goldman, Michael Kubzansky, and Yasemin Saltuk. 2017. “Across the Returns Continuum.”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https://ssir.org/articles/entry/across_the_returns_continuum
Monitor Group. 2012. From Blueprint to Scale: The Case for Philanthropy in Impact Investing.
https://acumen.org/content/uploads/2013/03/From-Blueprint-to-Scale-Case-for-Philanthropy-in-Impact-Investing_Full-report.pdf
Oxfam. 2017. “Impact Investing: Who are We Serving? A Case of Mismatch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xfam Discussion Papers April 2017.
https://www.oxfamamerica.org/static/media/files/dp-impact-investing-030417-en.pdf
Social Impact Investment Taskforce. 2014. Impact Investment: The Invisible Heart of Markets.
https://www.socialimpactinvestment.org/reports/Impact%20Investment%20Report%20FINAL[3].pdf
Anh Nguyen是AVPN的知识经理。她为这个职位注入了自己对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及自己在金融、学术和非营利机构领域的丰富经验。最近,Anh还是国立新加坡大学(NUS)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研究院。她在此与他人合作撰写了两本关于东盟经济体竞争力分析的书籍,一份关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模型的期刊论文并为《海峡时报》发表了关于越南的社论文章。在此之前,Anh曾在泰国孔敬(Khon Kaen)的一家政府间组织湄公河学院担任实习研究院。该组织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实施能力构建项目。此外,她还曾任职于彭博有限公司、华侨永亨银行(OCBC)和星展银行(DBS)。
Anh持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理学硕士学位以及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荣誉)学士。